江水浩荡,孕育流域文明;
两岸青山,书写历史华章。
吉林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。早在3000年前,松花江畔就形成了刀耕火种的西团山文明。东汉时期,夫余国在吉林市东团山建立夫余王城,从这时算起,吉林市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2200年前。早在元朝,朝廷就在东北松花江上设厂造船。到了明代,在上游丰满区的朱雀山阿什哈达摩崖下,开设了明代造船厂。进入清朝,造船厂移到现在吉林市区,也就是临江门头道码头至温德河入江口一带。可以说,吉林市在三朝的北方造船中心,所以古称“船厂”,康熙十二年,也就是公元1673年,康熙御批在现在吉林市的位置建造的吉林乌拉城。吉林乌拉,满语的意思就是“沿江的城池”。
大江弯弓,仿佛是中国书法名城那饱含浓墨的一笔,勾勒出吉林市的文化底蕴。京剧第二故乡的喜富连成社,梅兰芳在吉林北山练嗓的声音穿透历史时空。吉林文庙与南京夫子庙、曲阜孔庙、北京孔庙并称中国四大文庙,承载着满汉文化融合的重任。吉林机器局是清末“洋务运动”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工厂,开启了东北制造业强国的篇章。24处国家文保单位无不诉说着曾经的沧桑与辉煌,使吉林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博之城。
推进“明清时期东北亚商贸中心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启动兴建陨石博物馆、工业遗址博物馆,吉林市正在加速构建以文脉复兴为主线,以“一轴八翼五组团”为核心打造文博之城的博大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