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以来,桦甸市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战略性、基础性工程,深入推动“1+3+N”年轻干部选拔培养计划,选派30名年轻干部赴桦郊乡友谊村开展“四同教育”。坚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,把作业写在大地上,以实践淬炼党性、以实干提升本领,为桦甸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以“同吃同住”拉近距离,在朝夕相处中筑牢群众根基。在友谊村农家小院,干部与村民同备饭菜、同聊农作物、同议政策,从子女教育到养老保障,褪去“机关味”,沾满“泥土香”。村部座谈会上,村干部和6名村民代表敞开心扉,讲述农村生产生活痛点、党组织建设难点、集体经济增长点;刚调解完田地纠纷的治保主任,把“鸡毛蒜皮”化作鲜活教材,讲述一名村干部如何用脚步丈量民意、用真情化解矛盾。座谈会后干部们对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有了切身体会。
以“同劳同学”锤炼本领,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履职能力。培训期间,干部主动调整自身作息,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节奏保持同步。清晨进蔬菜大棚除草,傍晚分队清理巷路、打扫庭院。劳动后友谊村党支部书记以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友谊村的生动实践与乡村振兴丰硕成果”为题,讲述基础设施升级、特色农业提质、乡村旅游破题的精彩故事;分组研讨中,学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,谈思考、亮短板、谋举措,宗旨意识与履职能力在知行合一中同步跃升。
培训全程实行“四不”准则,同餐不搞特殊、同住不挑条件、劳动不走过场、学习不务虚功。专题党课上,桦甸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以“三个深刻”为纲,系统阐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里程碑意义、历史性成就与新时代再出发的实践要求,要求年轻干部把优良作风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效能。小组党性分析会对标作风建设有关要求,主动查摆“服务群众主动性不足”等问题,红脸出汗中实现思想淬炼。
截至目前,桦甸市已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9期、开发课程20节,累计培训307人次。“四同教育”作为其中重点环节,与系统授课、能力淬炼、实践深化等环环相扣,打造政治坚定、作风过硬、堪当重任的生力军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。